📅 发布时间:2025-09-27 00:27 • 📂 来源:中国工程院 • 👁️ 浏览:2629次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三年前,2022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并就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重要论述、提出重要要求。然后,中新网西安9月29日电 (记者 阿琳娜)“月满长安家国同庆”——西安市“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示范活动29日在西安浐灞国际港举行,通过文艺展演、诗词互动、手工体验等多种形式,让民众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西安市“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示范活动举行。西安浐灞国际港供图 伴随着朗朗上口的旋律与充满活力的舞步,活动在歌伴舞《美丽中国走起来》中拉开帷幕。随后,西安市秦人之星宣讲团带来的情...。去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等重大命题,进一步指明了主流媒体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通过,中新网9月26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博消息,为依法严厉打击海上走私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海警局自2023年8月起部署开展全国打击海上走私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来,各地执法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海上非设关地走私犯罪,取得明显成效。为深入推进打击海上走私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海关总署、中国海警局联合选编了“李...。 9月26日,中国新闻网上网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部门、智库高校、媒体机构、商业平台的嘉宾,围绕“创新网络外宣 讲好中国故事”主题展开交流探讨。并且,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推出24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并精选京郊微度假、工业研学游等创新体验场景,深挖骑行、赛事等潮流玩法,推出了系列主题文旅线路,为8天小长假送上首都“文旅大餐”。--> 主题文旅线路 【重温峥嵘岁月】 从卢沟桥的滚滚硝烟到平西根据地的嘹亮红歌,北京这片热土上,镌刻着不屈的精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梳理城市红色记忆,串联起那些承载着...。图为中国新闻网上网30周年座谈会现场。李太源 摄 创新与坚守:不断开拓事业新版图 1995年,中国新闻社在香港率先“触网”,成为亚洲最早进入网络世界的中文媒体之一。30年来,中国新闻网紧跟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步伐,实现了从传统通讯社供稿模式向全球化、全媒体、综合性新闻门户的转型,成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致辞中表示,过去30年,互联网不仅重塑了中国社会,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始终坚守“以新闻立网”的初心,将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展现时代变迁作为根本职责;始终坚定“以网络架桥”的使命,坚持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广泛联系海外华侨华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的步伐,推进机制变革,探索传播范式,布局前沿技术,在每一个互联网变革的关口,都勇于向“新”而行,不断开拓事业新版图。 中国新闻网总编辑吴庆才介绍了中国新闻网成长发展历程。他表示,在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的时代使命下,中国新闻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将持续“向新”,引领传播生态之新,完成从“内容供应商”到“价值引领者”的角色升级;继续“向智”,夯实媒体发展之智,打造决策科学、生产智能、分发高效的新一代智媒平台;继续“向未来”,涵养持续增长之源,不断强化前沿技术洞察力,加速构建适配数智时代的新质传播力。 协同与共建:拓展多元传播力量 在网络国际传播中,单一主体的声音往往难以形成广泛共鸣,需要凝聚多方力量,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传播格局,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 座谈会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玉举重点谈了党的创新理论国际传播的实践探索。他表示,智库机构和主流媒体应在选题策划、内容制作、阐释传播等领域深入合作,共同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溯源研究、学理研究和案例研究,将国内宣传和国际传播相结合,主动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形成更多在国内外有传播力、影响力的成果,更好展现总书记思想的实践伟力。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钱贤良认为,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积极运用AI等技术手段,赋能提升网络外宣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推动网络外宣作品在地化、精准化传播,例如将优质资讯内容与电商平台、车载系统等服务类型智能体相结合,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理念,对外有效展示传播出去。他还建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多元传播力量,比如调动更多的华人华侨参与讲好中国故事、邀请“洋网红”互动交流展现当下“烟火中国”等。 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滕剑峰认为,在国际传播中,留学人员具有独特优势,他们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优势,也深刻了解中国的文化特质。通过在海外的学习、生活与交流,他们在日常点滴中润物无声地传播着中华文化。他认为,创新网络外宣离不开广大留学人员的力量,应搭建好国际传播平台,借助更鲜活的网络载体,让新时代的中国之声在网络世界传得更广、更深入人心。图为中国新闻网上网30周年座谈会现场。李太源 摄 硬件和软件:提升传播效能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要从理念上跟上时代步伐,也需要在方法上升级迭代,做到精准施策和精准传播。 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表示,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系统性变革,“硬件”和“软件”都是不可回避的着力点。一方面,主流媒体国际传播非常需要补齐的短板是“硬件”,即“造船出海”,建立自主可控的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大内容供给在“软件”上发力,目前国际传播内容供给大部分都是历史、非遗、美食、美景等,而外国人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等很感兴趣,但此类产品的供给远远不够,未来的国际传播需要在“平台更壮、内容更棒”上持续发力。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在发言中表示,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主战场,而国际传播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如今,中国的一些重大政策市场关切度、海外关注度很高,应该将政策的宣传解读放到与政策制定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成为政策本身的一部分。他认为,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在叙事过程中,应不局限于小角度、小故事等表达方式,要站在不同的群体去寻找更多切口、更多模式,增强对外传播的自塑能力和传播自信。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曲强认为,今天的国际传播不是把内容生产出来就行,而成为前中后端相结合的复合工作,要基于区域国别研究,在议题设置技巧、寻找文化共鸣、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建立协同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此外,他提到,要将传播的国际化变成传播的在地化,因为国际传播对象更相信本地化的声音和当地的传播媒介。 突围与破局:打造网络国际传播新范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催生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如何借用新媒体平台和数字化手段,创新网络国际传播新范式,成为新挑战。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兼中国日报网党委书记、总裁柯荣谊认为,当前全球互联网传播格局由大型平台主导,平台通过算法推荐影响受众文化消费路径,塑造认知习惯。网络外宣要实现有效突围,必须打破平台依赖和路径依赖,打造网络外宣集群,构建多维一体的网络外宣平台,着力培养中国社媒、视媒、电商等标杆品牌,在国际新媒体版图中构建流量破局、战略布局的新范式。 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认为,30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媒体各有特色又同心同气,关键一点是能共同坚守理念价值,同时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创新传播生态。他呼吁要立足全球视野和主流价值,加强国际传播效能建设,打破传统报道的疏离感,加强在地化传播,让外国友人深度感知中国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让国际受众对中国完成从“了解”到“理解”的转变。 在微博执行总编辑、媒体合作部总经理于琪看来,有影响力的内容不只是让用户看见,更是让用户记住,进而影响用户的行为与感知。微博是中心化场景和去中心化场景并存的平台,在热搜场景下,能够用最短的路径服务网友,在复杂事件上取得共识。《黑神话:悟空》全球发售,在微博上,不仅可以看到游戏创作者分享幕后故事,文化学者解读“西天取经”缘何打动世界,媒体带你探寻游戏标志性场景应县木塔的奥秘。这些多元主体构成了网络外宣的“最佳场景”。 腾讯新闻副总编辑陆毅然在分享中表示,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大的战略部署到微观毛细血管式的运行,网络外宣应适应新媒体传播生态,探索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结合起来,将本土化叙事与国际化表达结合起来,让更多人听得到、听得懂、有共鸣,让国际社会切实感受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完)--> 【编辑:付子豪】
标准制定,对于2024亲测b2b2c多商户商城商家入驻批发采购市场产品库司机配送电子围栏路线管理源码✅项目合作 二开均可 TG:saolei44✅而言,这一点很重要。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7日5时49分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北纬34.91度,东经104.58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三级应急服务响应,要求有关单位开展联合会商,加强震情监测和震后趋势研判,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目前,甘肃省地震局已派出现场工作队赶赴震区,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据了解,甘肃定西、兰州等地有明显震感。 (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 【编辑:李润泽】
中新网上海9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首个“信息多元呈现、消费跨域联动、数据动态追踪”的文旅商体展联动平台(简称:平台)29日在上海静安区正式“面世”,作为平台核心载体的“静安GO消费手环”(简称:消费手环)同步发布。--> 这一创新举措以运用文旅商体展数据模型为核心,通过“手环”贯通全域数据链路,标志着静安文旅商体展联动迈入“数据驱动、全域协同”的新阶段,致力为国庆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基于数据追踪与分析,平台进一步优化商户联动策略、场景供给内容与优惠推送方向。 静安区方面表示,此次平台与消费手环的推出,是该区文旅商体展联动从“单点引爆”到“全域协同”的第三次重要跃升。从打造“路易号”地标引爆客流的1.0时代,联动船票实现业态串联的2.0阶段,到如今迈入以手环贯通数据链路的3.0全域联动期,通过场景创新与数据赋能的深度融合,成功构建起“沉浸体验+业态联动+数据溯源”的完整生态闭环。 平台以数据模型为“硬核”底座,实现媒介、客流、消费、监测四端协同发力,为静安文旅商体联动提供科学支撑。据介绍,媒介端依托手环“碰一下”,展示多维度、立体化传播矩阵,实时呈现南京西路、苏河湾、大宁等重点区域的活动排期、商户优惠等动态,相关优惠信息同步精准推送至目标客户,为区域聚势引流;客流端可清晰掌握本地与外来客流分布特征,为商圈、商场、商户优化场景动线、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数据支撑,助力提高客流转化效率。 消费端则打破业态界限,整合零售、餐饮、文旅、体育、展览等千余家商户实现跨业态消费联动,激活全域消费潜力;数据端则构建“媒体传播力、现场吸引力、商圈消费力”三维监测体系,既能预判消费趋势,又能全面释放文旅商体展促消费活动效能,实现客群引流、数据沉淀与区域经济联动的良性循环。据介绍,“静安GO手环”契合Z世代审美偏好和兴趣领域,依托NFC功能实现“碰一下”快速进入联动平台,后续还将联动上线消费优惠券,希望进一步激发民众的消费热情。 相较于以往聚焦单一地标的场景打造,此次联动以“手环”为纽带,实现场景创新的多维突破:在空间维度上,打破商圈商户、文旅景点、体育场馆的物理边界,将张园海派文化场景、南京西路高端零售场景、茂名北路时尚消费场景、苏河湾滨水秀场、大宁马戏城等串联成网,形成“一环解锁全域”的场景布局;在体验维度上,突破“单一消费”模式,打造“互动式+沉浸式”场景体验。比如,国庆期间,将手环福利与静安茂名北路时尚运动消费季深度绑定,申领即享限量免费咖啡、限量礼品,还可解锁多家商场百货额外优惠。 据悉,国庆长假期间,静安区将推出“时尚+体育”“时尚+文化”“时尚+消费”等系列主题活动,结合平台,打造覆盖全域的时尚消费,持续激发商圈活力与消费潜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热爱不息,向上无界”为主题的2025上海国际体育潮流文化节(简称:文化节)将在国庆节假期拉开帷幕,横跨国庆黄金周与“双十一”消费节点,将以“精准促消费+特色扩影响”为核心,推动文旅商体展联动。主办方将以创新的“定向推送+定量普发”双模式,以定向券精准对接参赛人员,同时联合各商圈推出特色促销。 文化节期间,“热赛风云”2025亚洲大学生3x3篮球争霸赛暨上海大学生3x3篮球联赛揭幕战、“热爱次元”动漫运动主题草地音乐节、“热动不息”全民轻脂营,“热力共生”城市水岸拔河比赛、“热宠萌动”苏河湾宠物运动节、“热集好运”潮流运动品牌市集以及“热艺生活”ESG可持续运动时尚展将给民众带来不同的体验。此外,亚洲体育产业高峰论坛,为文化节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助力构建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完) 【编辑:刘阳禾】